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電影心得]村之寫真集



照片本身其實是種膚淺的東西
它的深度僅僅只在相紙表面那薄薄的一層銀鹽,或是在硬碟的碟片中電子的排列而已

(當然也有玩弄或研究表面的意義的人,像是安迪沃荷說:
「我的畫面就是它的全部含義,沒有另一種含義在表面之下。」)

真正讓一張照片產生深度、產生感動、產生魅力及影響力的,是在拍攝那當下那曾經發生的事物
在《明室》一書中稱之為「此曾在」,而照片是可以證明此曾在的證據
而那些「此曾在」的事物,我們當然可能偶然遇到
但若要產生大量、完整的影像,一定是要由攝影者主動去找尋與產生,並且經過編輯
所以攝影者的態度與作為,將決定了這些「此曾在」事物的意義與品質
《大學》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也就是在講動機的重要
Diane Arbus說:「主題比照片更重要」
主題就代表了整個攝影者的起心動念
創作的根源就在於動機,動機決定了作品的意義

在《賴聲川的創意學》中曾經引用一個藝術作品的事件:

-----
一九六一年,曼佐尼這位藝術家把自己的大便封在罐頭裡,一共九十罐,
作品類型叫做「活雕塑」,作品名稱直接了當,在罐頭標籤上標示:「藝術家的大便」
兩年前,英國一家著名的美術館花了兩萬五千美元購買了這個作品做為永久收藏。
應該沖入化糞池的排泄物,因動機的轉變一下成為美術館永久典藏的藝術品。
糞便能夠變成藝術,對我來說不是問題,我關心的是創意過程中的動機,
這也是判斷那是排泄物、還是藝術之前必須深入分析的。
-----

《村之寫真集》就是這麼一部用平實卻感動人心的故事,來講述攝影的動機與態度的電影
有評論者聯想到了狗仔隊的行為,他們的動機自然就和故事中這位老攝影師截然不同
所以拍攝出來的結果自然也完全不同

一開始形容兒子的攝影助理生活,可說十分不堪,
其實連相機都碰不到的打雜工作,還要兼職打工才能在高物價的東京生活下去
這或許也是讓他變得急功近利的原因之一
當然一定要先養活自己才能想別的事,只是他光是養活自己就幾乎做不到了

而在鄉下的老父,其實也一樣為了生活而放下攝影,做著別的工作
但老父卻能用盡生命的力量完成一件雋永的作品

這中間的差別是什麼?就是動機與態度
兒子真正的動機只是想脫離家庭,想證明自己長大了
而老父親的動機卻是為村民盡一份心力

這也就是兒子在前半完全不能理解老爸為什麼一定要用徒步行走
並且用那台古董4x5相機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拍完照片之後要慎重地敬禮道謝
但老爸也不理解,為什麼兒子一點都不懂得尊重他,尊重村民
雖然兩人開始慢慢發現彼此的不同,其實也互相關心,卻沒辦法溝通

直到女友來訪,才產生了兩人溝通的可能
雖然吳佩慈演技並不太好,但這個角色其實是必要的
總是要有些外在的力量才會造成這個改變

而老爸的生病,才是讓兒子大徹大悟的成長過程
某位佛教密宗大師曾說:「改變道路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改變目的地」
兒子終於明白老爸的動機,也因此改變了他自己的動機
於是他最後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道路。

讓我感動到差點掉淚的是那個老婆婆
總是讓我想到我的奶奶....
不知該從何說起...

網路上查到電影拍攝的場景是在四國德島縣西部山區拍攝,
地點是三好市中的池田町、山城町及西祖谷山村,
主要場景是沿吉野川的32號國道所在山谷。
谷中是一處山中秘境,有著陡陗斜坡的山谷小鎮,山裡遍佈櫻花及楓樹,
這裡層層山巒,交通不便,
德島縣的祖谷與本州歧阜縣的白川鄉、九州宮崎縣的椎葉村,合稱日本三大秘境。

片尾的照片變成120片幅,當然是一個很令人不舒服的缺點
不過看到在德島縣土生土長的立木義浩拍攝出來的照片,其實我仍然是被感動的
其實拍的真的滿好的,感覺上就是像劇中老爸那樣專注誠懇的態度所拍攝出來的照片

後來還有在想,我自己學習攝影的動機又是什麼?
這的確是很值得思考,並且不斷追問原因的問題....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拍照是件困難的工作,但被拍的人其實更辛苦"引自向田邦子~父親的道歉信一文。

日本文化的精緻程度著實是令我驚嘆的,但,有時又對他們矯情的個性感到有一些負擔,尤其是看完"令人討厭的松子"和"黃昏清兵衛",大體上來講,這兩部片都是很有深度的電影,看完後心情也很累,不過,5a對"村之寫真集"的電影心得讓我也很想把這部片找來看,雖然這種心情可能比不上5a講的自虐式的看片心態,但,我對看完電影會有很累的感覺也有點欲拒還迎的情結。